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Botrychium officinale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7秒
药用阴地蕨
Botrychium officinale Ching
中国植物志>> 第2卷 >> 阴地蕨科 Botrychiaceae >> 阴地蕨属 Botrychium

10. 药用阴地蕨 蕨萁细辛(四川,金佛山)

Botrychium officinale Ching, sp. nov.

根状茎短而直立,相当粗,具一簇很粗肥肉质的根。总叶柄短,高3-4厘米,淡白色,干后扁平,宽4-6毫米。营养叶长18-22厘米,柄长10-12厘米,宽约4-5毫米,光滑无毛,或略有少数疏毛,基部呈淡白色(由于深埋土中的缘故);叶片为五角状三角形,高9-11厘米,阔10-14厘米,短渐尖头,下部三回羽状分裂,上部二回羽状分裂;侧生羽片5-6对,几对生或互生,张开,有长柄,下部二对相距2厘米,彼此密接,基部一对羽片最大,长6-8厘米,基部宽5-5.5厘米,三角形,短渐尖头,柄长1.2-1.8厘米,基部二回羽状,向上为二回羽裂;一回小羽片4-5对,下先出,基部下方一片最大,长3.5-4厘米,宽2.5-3厘米,卵状三角形,几为钝头,有柄,基部近心脏形,柄长约5毫米,一回羽状;末回小羽片2-4对,下先出,基部下方一片最大,长1.5厘米,阔约8毫米,长卵形,有短柄或无柄,钝头。略为浅裂或几全缘,其余各小羽片向上缩小。第二对羽片向上逐渐缩小,长圆形,长4-6厘米,宽2.5-3.5厘米,短渐尖头,基部不等,近心脏形,有柄(长约3-5毫米),二回羽裂,一回小羽片4-5对,下先出,无柄,长卵形;所有末回小羽片几为全缘,或略为波状,稍具疏钝齿。叶质地为厚草质,干后淡绿色,表面皱凸不平,叶轴光滑或具少数疏毛。叶脉不见。孢子叶远比营养叶高,长达30-34厘米,柄长20厘米左右,光滑,宽4-6毫米,孢子囊穗长10厘米左右,宽4厘米,圆锥状,2-3回羽状,光滑无毛,一回羽穗疏松,张开。

产于四川东南部(南川,金佛山)。生竹林或杂木林下,海拔1500-2100米。

药用,据说主治消疮毒,全用,冲开水服。

本种形体颇似阴地蕨,过去曾以此名之,其不同点在于形体较粗壮,各回羽片彼此密接,末回小羽片较大,边缘不具密细尖齿,而几为全缘或有波状疏钝粗齿,叶质也较厚,故易区别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5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卷 020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